close

你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我記得應該是18歲以後吧,這個問題很經常的在我腦海裡出現。

小時候作文題目是我的志願,我寫過當一個警察、當一個甜點師、當一個法醫、成為一個軍人。

後來成績念不了公立高中,所以我去了一間還算可以的高職。

但是高職的系也不是我喜歡的英文,跑去念了一個不知道要做什麼的資料處理。

之後我碰見了會計。

可是同樣的,當時的我不喜歡念書。

更嚴謹一點的說法,是不喜歡這個制度。

用功念書上一間公立學校,然後再用力的想辦法畢業,去一個薪水可以的公司上班,然後安靜的死亡。

所以我念書,努力的念書。同時間我拼命的翹課,想辦法跟這個制度衝撞,只念自己喜歡的,討厭的東西不管了。

反正所有的學科到了後來都是會被遺忘的,而會被遺忘的事物沒有學習的價值。

然後我肄業了。

 

後面想到這件事情總覺得可恥,父母眼中的乖小孩,同齡小孩眼中的壞小孩。

而關於肄業這件事情有一段時間我是後悔的。

但沒有後悔的日子總是可笑的。

 

大學考到一間應該還可以的學校,但我毅然決然的找了工作,選了一個不怎樣的夜校。

這個決定到今天依然覺得是值得的,

如果沒選擇念夜校,我應該會繼續選擇跟這個制度衝撞,荒蕪度日吧。

 

我一樣選了會計系,可我終於在今天承認我不是這麼喜歡會計。

比起死板的教科書,我更喜歡文字。

於是我開始寫字。

可是我討厭嗎?

不是這樣的。

 

越長越大越發現答案不是二分法,

不是只有喜歡跟討厭兩種解答而已的。

 

說回關於想成為怎樣的人這件事情吧,

曾經有人這樣說過,你想過怎樣的生活取決於你想成為怎樣的人。

所以想要成為有錢人的人拼命工作拼命理財,於是在這樣不懈的努力下他有很大的可能真的成為有錢人。

那我呢?

我很肯定我不想成為有錢人,可是我也不希望自己連溫飽的能力都沒有。

應該就是這樣,所以我選了會計往下念吧。

而我真正想要的好像又多了一些什麼,

然後我開始思考多的那些應該是什麼確切的樣子。

 

高三與制度衝撞的最厲害的時候,我開始關注學生運動。

那時候太陽花鬧得沸沸揚揚,而同年五月是考大學的日子。

那個全台灣高職三年級生戰鬥的日子。

 

我翹了幾天的課去立法院前的廣場,那個充滿著學生的地方。

那裡是一個起點,我開始認識我是誰的起點。

 

在雲林的日子看起來很長,實際上其實很短。

我把很多的時間都花在想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問題上。

但那是重要的,對我來說。

 

我喜歡讀一些新聞,對於不公平的事情總是義憤填膺著。

可是這個世界上最公平的只有太陽。

但我應該是不一樣的。

不公平真的不能夠因為一些什麼而改變嗎?

 

然後啊,我想到了。

我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這件事情。

 

我想成為一個被記得的人。

我想成為一個正直而善良的人。

我想做一個無愧於心的職業。

我想對這個社會做出一點改變。

用我自己的方式來影響這個世界。

 

用死亡也無法澆熄的熱情來熱愛,

熱愛著這個千瘡百孔的台灣。

 

因為我還年輕。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athy Lin 的頭像
Cathy Lin

Behinds Lycorisradiata

Cathy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